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内不管是在市场、平台、机构都在谈数字经济,并且付出了行动在实施数字化经济改革,改革当然有利有弊,当利大于弊的时候才会去进行改革。

所谓数字化经济,从宏观角度去理解就是将一些数据云端化,从而根据数据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个增长有积极的一面也一定会有负面。
说到经济可能会很直观的想到钱,如果对于税务局来说,经济就是税收;对于央行或一些金融机构来说,它就是数字,这些金融机构所考虑的就是怎么能够平衡将这个数字的发放和回收;对于民众而言,也就是收入,渐渐的办公、市场、内容透明化,民众也涉及到了个人所得税的一些缴纳意识。
钱是根据劳动力所产生的,所以时间也是经济,那么劳动力是经济,只不过是间接性的。其实经济很大一部分是由市场去决定的,但是随着产业的多元化,会出现形形色色市场经济,为了监管,管理部分必须直接规定一些经济市场,同时也会开放一些市场经济。
数据就是人们衣食住行的轨迹,民众与机关单位之间所办理的一些事项其实就是数据交换,所有的办理事项的条目全部存储在机关,机关根据某一个人的情形进行审查办理一些事项,相对某一部分人来说,机关单位提高了办事效率,那么同时也节省了民众办理业务的时间,时间节省了,那么经济也会相对进行增加。
线上广告,网站,Application,甚至于文档,通讯工具中的广告也属于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因为这些东西涉及到了追踪数据用户,垂直投递用户经常关注的一些商品甚至于教育培训、旅游、游戏等多元化的产业。

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数字经济最直观的也就是网购,网购也得依托实际经济。
在期初,网购发展的时候,人们觉着网购很新鲜,竟然能够将自己的钱从网络进行支付,从而得到一件实体的商品,这让人们很诧异。所以期初网购的时候,人们总是沉溺在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下,忘记了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够合规,是够是真货假货。
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近两年直播带货也很火,这里的所产生的线上交易或者经济进行纯粹是由数据带动的。当人们在家不能去线下的实体商场进行购物的时候,为了消磨时间就会看一些直播啊视频之类的,那么这些企业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己平台增加购物模块,起先为图片购物,慢慢发展到视频购物,现在是实时的直播购物。

起先,微博在2009年左右增加了图片购物功能,那会儿的商品还是依托一淘宝。当用户在微博上传一张图片的时候,微博会通过发送的图片进行细节化检测,如果检测到当前图片中有类似淘宝中的商品,会提示用户增加淘宝购物的链接,如果用户增加了购物链接,点击图片直接跳转到淘宝对应的商品。不过用户上传的图片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上传的图片本身有商品,但是分辨率不足不能够识别;产品的定位因素,图片的单一化程度,使得这个功能已经沉没了。

其次,根据通讯的发展,4G的运用,视频开始在一些社交网络传播,也就有了中期的视频购物。商家会对商品录制一些视频进行宣传,“诱导”用户去购买。其实视频购物跟很久以前的电视购物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视购物几乎都是假货,用户购买之后厂商容易跑路,因为电视购物的时候,市场、平台的内容不够透明化,用户不能根据一些实质性的内容“辨别是非”。
电视购物是最蠢的引导购物的形式,原始的电视购物的浪费一个频段的信号专门有一个电视台去播这个购物环节,而且那会儿中国的互联网人数很少,摄取外界的信息不是电视就是报纸,所以对用户几乎与一种强制化的购物引导。如果将这种资源转换成一种新的模式,也不会让现在的民众一提起电视购物就觉着是骗子在宣传自己的假商品。

如果将近几年的直播购带货解成数字经济转型中一种非官方并且能够得到官方支持,且取得了很好效果、成绩的一种形式,背后的驱动也就是数据的透明化。
直播带货兴起的时候是一些网红,网红的前身有很多是淘宝的一些小商家。
从08年以来,中国增加了很多电商平台,例如京东,亚马逊,唯品会,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直到现在的一些互联网平台,只要有自己的互联网产品,就会开具一个电商入口进行商品销售。
直播带货的影响力这么大,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又带货人的影响力去决定的,其次因为直播是实时的,过程中可以对商品进行试用,分享试用后的感受一些观看试用后的效果,这种模式就比图片直观并且可信多了。
带货的人会根据后台数据,也就是用户购买力,去销售商品。这里数据有很大的关系。

传统的线下商场购物模式,商家是不会记录用户的居住区域或者用户的一些喜好等数据,今儿卖掉一件产品,然后产品没了就进货,如果没人买就压货。
但是现在的直播带货模式,根据数据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压货成本,从而减少了生产商的生产成本。
例如,一直播平台暂且称之为V,V平台直播卖货,里边有甲,乙,丙三个直播带货的直播间,甲今儿带货销售商品A,卖出了1000件,那么V平台会记录当前商品购买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的地区,对同类商品的喜好程度,购买用户的性别等相关信息。如果就北京地区,当前商品卖出了600件,所占的比例也就是60%,那么当用户打开平台V的时候,会将此地区的用户主页进行推荐甲直播间的商品,期间夹杂了各种算法;丙直播间的带货商品可能会推送给上海地区的用户。至于用户的爱好,这种数据是根据用户在V平台浏览的视频,直播的内容进行计算整合,从而分析出当前用户的爱好。如果你喜欢运动,那么平台就推荐体育器材或者附近的健身房给你,如果你喜欢电子产品,那么会推荐一些手机、电脑、手表等电子产品,所以在数据和算法下,人们的隐私很可能已经是透明化的,这种模式下很可怕。

至于直播通过数据垂直的推送喜好的商品给用户,或者说直播中的商品,成本肯定是很小的。
首先少去了实体店的线下门店租赁的资金,其次人力成本不是那么固定。
一家实体店所纳新的导购员,根据不同的商家,他们的的固定工资是固定的亦或是不固定的,也就是卖不卖的出商品,也是有工资的。但是直播带货,直播人员从卖出的商品数量中提取佣金,是一种走量的差价收入。
这种走量的差价收入,最后导致的就是生厂商只根据当前量级去销售产品,收入和利润全部都是走量所产生的,不去考虑产品的质量,也就没有了相应的品牌价值,慢慢出现了假货。就算不出现假货,所有的量化产品,总有一小部分是有瑕疵的。

相对于直播带货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减少了社会的就业岗位,这些丢失的就业岗位来源于何处。例如房地产商,也就是出租房的门脸儿出租率下降,然后生成方和供货方之间的可能会直接砍掉供货方,生成方直接雇佣一些直播网络在平台销售货物,因为供货方和购买方直接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销售方。
还有一部分年纪比较大的民众,实体店面临倒闭,线上直接购货,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去购买所需的商品,例如前段时间市场管理部门叫停的线上生鲜业务。买菜的时候你必须得有手机进行注册登录,下单,付款,对于年纪大一些的人根据不会进行操作。
还有就是压榨了部分个人供货方的商品成本,例如丁家里是种蔬菜的,丁的蔬菜不仅仅有批发,还有自己零售一部分。
互联网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眼前的钱,还想赚未来的钱,那么未来的钱从何而来,那就是数据。如果互联网企业垄断了卖菜这个市场,从丁那里定了一批蔬菜在线上销售,互联网企业根据补贴,在线上将这些蔬菜以很低的价格销售到小区的各个住户家里,等到住户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那么丁如果自己再去零售,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去实体菜市场去买他的东西。当没人去实体市场去买菜的时候,互联网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但是销售价格会越来越高,不仅仅导致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失业,还压榨了农产品生产者的剩余价值。
农产品生产者之前用一年种植了1吨的蔬菜,成本为10000块,利润为2000元,那么如果互联网搅局,农产品生产者的利润可能是200,这个利润之间的逆差不仅仅和时长是相违背的,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当前市场管理者的信任度简化,慢慢的导致连锁化的反应,例如卖种子的,卖化肥的,运输业都有所波及。

数字经济是好的一种模式,数字化经济转型也是社会、市场发展的必须。例如医院预约挂号,预约体检。税务机关办税,工商机关企业的注册注销等,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等同于变相的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力,可将这些劳动力转化成其他业务从而增加经济的增长。

数字化经济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中的所有,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旅游,健身,投资,科研,军事。或许就像google之前提出的,通过数据减少相应的时间成本,能让人类得到永生。

目前就国内的数字经济而言,或许主要依托于数据,后期可能会通过你的基因等规划你的日常。
国内的一些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私企,对于数据的使用也不是特别的健康。
且说,如去工商局创立一家公司,他们会将你的法人代表人的信息直接透明化,这些信息包含你的住址,联系电话,邮箱等。第三方公司看见次信息后,例如办公设备租赁公司,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代理注册公司等等,会打电话资讯你是否租赁办公设备,是否租赁车辆,是否注册商标。
税务局会将法人代表人的信息公开化,第三方记账公司获取信息之后又是一通广告。
私企更甚,通过被投资或者直接出售个人数据的方式,将人们的信息转让给其他企业,其他企业平台中会根据你的数据给你推送相关的垂直广告,商品、或对于生活而言冗余度很高的一些反感的产品。企业一切都是资本,资产成本化下的企业,减少了很多成本,成本减少了相应的利润也增加了,同事根据自己不同的业务进行数据分析,减少了很多的企业坏账。
最终导致信息公开泛滥,形成了很多诈骗公司骗取公众财产。

数字化经济得按照市场的划分去进行改革,也不能被传统的“一刀切”所影响。部分企业或单位改革是必须的,部分还得依赖于实体经济去进行生产经营。如果没有数字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节奏会变得特别缓慢,但是不会因为发展的缓慢而导致致命性的损失。但是如果数字化经济转型过渡,很可怕且很难控制,市场不仅仅会淘汰一批人,社会也会淘汰一批,那么这批人所关联家庭的教育、就业、生活都会有所波及,且是致命性的。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