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年度 | 一.2

资产,接上文

一,库存商品。
科目:“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
1,生产性企业 – 实际成本法核算;
2,商品流通性企业 – 计划成本法核算。
(1),如果是生成性企业,商品是通过原材料进行加工,首先加工时生产部门领取了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生产完成后,将生产完成的商品叫做库存商品,然后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包含了生产时的料、工、费)
然后销售确定收入之后,必须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PS,成本类科目最终结转到商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里边去了,然后商品出售时,必须结转损益,也就是结转商品的成本 –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损益,“主营业务成本”为损益类科目中的费用类科目,所以月末需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如果是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品时,可用一下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①,毛利率法;
销售收入净额 = 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净额 – 销售成本
毛利率 =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净额 * 100%
销售毛利 = 毛利率 x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净额 – 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 = 月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②,售价金额核算法。
涉及科目:“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 = 商品售价 – 商品销售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 = 商品进销差价率 * 商品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 = (期初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商品售价 + 本期购进商品售价)* 100%
商品销售成本 = 商品售价 – 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销售成本 = 生成成本(生产时的料、工、费)
期末存货成本 = 月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二,存货清查。
存货清查,实则为存货的盘点,盘点分为盘盈和盘亏。
会计期末,盘点存货的实有数量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通过实地盘点法进行盘点。
存货的清查也属于资产清查中的一种,经过盘点后如果账实不符:
①,先进行调账,让账实相符;
②,将调整的账额进行结转损益,“待处理财产损益”期末结转到当期损益,期末无余额。
涉及科目:”待处理财产损益”;它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账务处理:
1,盘盈时:
①,调账: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②,结转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2,盘亏时:
①,调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
②,结转损益(非正常损失,也就是人为损失):
借:管理费用
带:待处理财产损益
如果是非常损失(自然灾害):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PS,盘亏后经查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为过失造成的损失,调账时,应交税费的进项税额不能够抵扣,需作进项税额转出。结转损益时,计入管理费用。
另外一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益,调账时,应交税费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结转损益时,计入营业外支出。

三,存货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指会计年末),存货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这里的存货成本包括其价、税、费。
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进一步加工成本 – 销售费用 – 估计的相关税费(增值税)
记:可变现净值是一个估值。
那么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也就是说存货没有减值,存货依旧按照成本计价;
那么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发生了减值,存货须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那么其中的减值金额必须结转到当期损益或本年会计年度的损益,也就是说必须结转到损益类账户。
那么如果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的账面价值 = 存货入库成本 – 存货跌价准备
涉及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为资产类的备抵科目,记作“借减贷增”;
“资产减值损失”,为损益类科目中费用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首先当存货发生减值是,需要计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当前存货估计升值了,那么反分录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延展,当存货减值了,并且计提了跌价准备,且存货进行了销售也确定了收入,需要进行结转成本,账务: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这里是跌价时计提的金额)
贷:库存商品
总结:存货到了期末,首先进行清查,清查是为了盘点存货数量多少;然后进行预计减值,减值是为了清查存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存货减值损失了多少。可以理解成,所有的资产都需要进行清查,减值其实属于清查的一个项目而已。
不管是清查还是减值,结转时都需要将超额的部分结转到当期损益:
清查时结转到 – 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减值时结转到 – 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后,如果货又卖出去了,存货的成本不变,变得是可变现净值,所以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转销。

目前资产的部分清查、处置、减值如下:
库存现金清查 – 待处理财产损益(资产类科目)
银行存款清查 – 未达账项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应收账款 – 减值 – 信用减值损失 – 计提坏账准备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存货 – 待处理财产损益 – 清查
存货 – 资产减值损失 – 减值,贷方为: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清理(销售、毁损) – 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 – 清查(盘点、剩余) – 计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 盘盈
待处理财产损益 – 营业外支出 – 盘亏
固定资产 – 减值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方为:资产减值损失 –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 – 处置(销售、报废) – 资产处置损益 / “营业外支出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
无形资产 – 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的清查总结
资产的清查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清查后会有两种结果,盘亏或盘盈。
1,库存现金
盘亏,未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能够查明原因的根据其原因归溯,并且收其来源金额,例如员工需赔付的计入“其他应收款”等;
盘盈,未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查明原因的归溯并且支其来源金额,例如应该向员工支付的福利“应付职工薪酬”等;
2,存货
盘亏,如果是管理不善导致亏损,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是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盘盈,冲减“管理费用”,也就是借“库存商品”,贷“管理费用”;
3,固定资产
盘盈,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最终结转为留存收益:
借 :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结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盘亏: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最后结转到“营业外支出”;如果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亏损,固定资产的取得时的进项税额必须转出,不能够进行抵扣;如果是非常损失(天灾)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取得时的进项税额不需要进行转出,可以扣除。

四,固定资产。
概念: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资产,叫做固定资产。
涉及科目:
①,“固定资产” – 入账时的资产成本;
②,“累计折旧” – 资产备抵科目,折旧时备抵科目;
③,“在建工程” – 正在建造或者准备中还未投入使用的资产;
④,“工程物资” – 为使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期所需的资产;
⑤,“固定资产清理” – 固定资产出售或者毁损时的科目。
固定资产减值涉及科目:
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②,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③,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 价 + 税 + 费
其中税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费,是固定资产达到预期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须费用。
账务处理:
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固定资产”,如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计入“在建工程”,安装完结转到“固定资产”。

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工程物资是在建工程所需的物资,在建工程完工后属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影响固定资产这就的因素有:
①,原值(入账价值);②,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如果去处置当前资产,所剩余的的金额);④,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___年折旧率 = 2 ÷ 预计的折旧年限 × 100%
___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 × 年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当月入账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下月开始提。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下月不提。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减值准备)/ 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2,工作量法:
当期折旧额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当期耗用的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净残值)/ 预计的总工作量
净残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残值率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不一一举例。
账务处理:
根据资产的使用部门和使用场景,谁使用谁就去承担折旧。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PS,“累计折旧”属于资产类的备抵科目,记作“借减贷增”。
计提折旧只有固定资产才去计提折旧额,折旧最终归于损益类科目,期末影响利润。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时,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更新改造时,先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将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进行转销;然后当改造完成后,再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更新改造时: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以前期间所计提的折旧累计)
贷:固定资产
改造完成: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PS,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了,等改造完成后再进行计提折旧。
2,修理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车间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

1,处置固定资产;
概念:指固定资产终止确认,包括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也就是说此固定资产不能够成为企业的资产时,去确实此资产的账务,对固定资产的处置。
涉及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清理的固定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资产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账务处理:
①,出售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②,收到清理固定资产时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③,期末结转出售的固定资产,结转到损益类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这里是清理固定资产贷方余额转入借方,结转到当期损益)
贷:资产处置损益
PS,“资产处置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中的费用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④,如果固定资产属于天灾造成的毁损,那么结转时,结转到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PS,固定资产清理,如果清理时此资产的账面余额小于累计折旧,那么出售了,最终结转到损益类科目的“资产处置损益”中去;
如果发生了毁损,那么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中“营业外支出”中去;

2,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盘点,盘点固定资产实数与账目的数量是否相符,也就是盘点固定资产的多少。
固定自查的清查和存货的清查账务处理基本一致,先调账,保证账实相符,然后结转损益,但是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盈时直接结转为留存收益。
涉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待处理财产损益”
账务处理:
盘盈了:
①,盘盈时,调账:
借 :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②,结转为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PS,“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既不是损益类科目,也不是权益类科目,而是损益类科目的过渡性科目,记作“借减贷增”,余额最终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盘亏了:
①,盘亏时调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审批后:
借: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②,进项税额转出,当固定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人为)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转出
③,经报批准,结转损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PS,“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资产类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记作“借减贷增”,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期末账户无余额,全部结转到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可能由于市场原因或者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减值的部分计提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历史成本。
涉及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为损益类科目中费用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首先当存货发生减值是,需要计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资产类的备抵科目,记作“借减贷增”。
账务处理:
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个科目,因为处置时,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有,“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处置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涉及科目:
“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 – 成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
“累计摊销”;
“资产处置损益”;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待摊费用”。
如果是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计入“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期末结转到“管理费用”;研究完成开发阶段,计入“研发支出 – 成本化支出”,最终研发完成后,结转到“无形资产”;
开发阶段,如果开发失败,或者无法确定是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的时候,全部计入“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

“研发支出”属于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的过渡科目,记作“借增贷减”。开始研发的时,将研发费用记作“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期末结转到“管理费用”;研究完成开发阶段,计入“研发支出 – 成本化支出”,最终研发完成后,结转到“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研 究阶段的支出以及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

4 – 1,摊销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对其进行按月推销。企业可将无形资产供自己使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是出租来的,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如果是生产产品或者其他资产的实现,摊销到“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中去;
涉及科目:“累计摊销”;“累计摊销”为资产类备抵科目,记住“借减贷增”;
摊销的方式:
1,年限平均法;
2,生产总量法。
无形资产一般没有净残值。
所以年限平均法下,摊销金额为:
摊销金额 = 无形资产原值 – 无形资产减值
年摊销额= 摊销金额 / 使用年限
月摊销金额 = 年摊销额 / 12
账务处理:
①,自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②,出租无形资产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等到摊销完所有无形资产的成本时,转销“累计摊销”,分录如下:
借: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类似于原材料,有出售或者自用,不过原材料一次性计入成本或者费用,但是无形资产通过摊销的方式进行损益结转。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 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其实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真正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 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Tops:无形资产出租分录:
1,出租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4 – 2,处置无形资产。
处置无形资产,也就是对无形资产进行出售或者报废处理。
涉及科目:“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无形资产的处置金额 – 无形资产原值 – 无形资产减值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资产处置损益。
①,出售无形资产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
以上分录说明无形资产经过摊销后,又卖出了一个好价钱,然后资产处置损益在贷方,说明银行存款或其他资产增加了。
②,无形资产的报废处理,报废时,按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报废:
借: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无形资产
PS,出售或者报废时,得去结转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然后通过减去累计摊销额后,倒挤出“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支出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报废的无形资产,其损失进入“营业外支出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无形资产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价值时,需对其做减值,所涉及科目: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PS,“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资产类备抵科目,记作“借减贷增”;“资产减值损失”为损益类科目中的费用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5,长期待摊费用。
概念: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固定资产,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资产,计入“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一年以上的支出费用,但是得摊销为一年以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使用或者出租,计入“累计摊销”;
涉及科目:“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记作“借增贷减”;
例如以租入办公大楼,对办公大楼进行装修时所花费的价、税、费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通过办公大楼租入合同中的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摊销到费用当中去,一般是“管理费用”:
账务处理:
1,产生待摊费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2,按月进行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